2007年9月25日

麥田捕手 The Catcher in The Rye


麥田捕手 / J. D. Salinger*著 賈長安*譯

麥田捕手這本書常在很多電影的台詞內出現,一直就想拜讀一下,劇情方面頗為鬆散,內容是說主角荷頓因為被退學,但是不想等到聖誕長假的到來,提早離開了學校,在外閒晃漫遊兩天的紀錄。
不管劇情的結構,作者沙林傑把荷頓的個性描寫的很生動而且靠背的好笑,透過荷頓,沙林傑寫出了那個年代的美國青年,在荷頓的心中,他期望成為「麥田捕手」-在懸崖邊拉回那些不小心往懸崖跑的孩子,可是他又看什麼都不滿,愚蠢的朋友、虛偽的大人、剝奪創造力的教育;他充滿著想像力,這也是為什麼他只有英文及格的原因,因為只有寫作文不會扼殺他的想像力,其他的科目則是一塌糊塗,他受不了教育的規矩;因為他充滿著想像力,所以他可以流利不打草稿的說謊,而他靠背的地方也在這裡,透過說謊,他可以尋求一點保護色,另一方面也在心裡嘲笑他人的愚昧虛假的反應,我想他其實也希望可以找到個了解他或是可以抒發心情的朋友,但是故事理他遇到很多人,都令他十分失望,他唯一的依靠是他的妹妹和死去的弟弟,可是他的妹妹最後卻直接戳破他「你所遇見的任何事你都不喜歡」導致他想要逃離這一切,跑到西部,遠離塵囂,他以為這樣做是個解脫,可是他又跑去找他以前的老師安拖里尼,我任為他內心還是渴望可以抓到一片浮木,希望有個捕手可以抓住他,跟老師相遇時雖然最後他又逃跑了;可是老師似乎是裡面較能理解他的無助的人,他一步步的給他「建議」,最後引用了一句話給他:「沒有成熟的人的標記是,他盼望能為一個原則而高貴的死去;而成熟的人卻為一個原則而謙虛地活著。」(The mark of the immature man is that he wants to die nobly for a cause, while the mark of the mature man is that he wants to live humbly for one.)最後荷頓還是回到原本的生活,但是從他這段他自己的回憶,無法了解到他是不是仍這麼無所適從抑或是想通了得到解脫。
看到荷頓,讓我想起聽著「破銅爛鐵」還在國中、高中的自己,雖然沒他這麼誇張,但是在某方面來看是很相像的,覺得很多東西都是愚蠢的,自命不凡,可是在現實下漸漸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,不過較為幸運的是比起荷頓我交到了知心的朋友,不是那麼的無所依靠,也許現在看很多東西還是愚蠢的,但是現在的想法其實跟以往是不太一樣的,以前比較像是抱怨和嘲諷,現在則是少說多做,只有做些什麼才能改變,我想自己多少是成熟了那麼一點吧!
扯遠了,回到這本書,初看可能覺得滑稽、劇情鬆散,也可能因為不在那個年代而無法體會,但是細細去體會,或許會發現荷頓其實代表了部分青少年的內心。

沒有留言: